鄭商所白糖期貨主力合約日線
本文源自:牛錢網
自今年年初疫情爆發開始,國內白糖就一直在供大于求的陰影走下坡路,中途眼瞅著國際原糖的不斷推高國內糖價也僅僅出現過一次反彈,但在之后的時光里國內國外糖價卻是背道而馳,而近日在印度新一輪食糖出口補貼政策的落地也引得糖市大幅波動,昨日SR主力05合約報收5185,上漲137,漲幅為2.71%。
印度補貼政策落地,國際供需或有調整
據印度媒體報道,印度聯合內閣16日將批準對2020/21榨季約360億盧比的糖出口補貼計劃。印度財經媒體Business Standard的報道稱,這一計劃由印度食品和公共分配部提出。按照計劃,印度將在2020/21榨季(2020年10月—2021年9月)對600萬噸的食糖出口提供360億盧比的出口補貼。
不過一些印度行業官員表示,由于今年公布補貼的時間推遲近3個月,印度糖出口量可能只有400萬至500萬噸。印度糖貿易協會(AISTA)主席普拉弗爾·維塔拉尼表示,有出口需求,但由于補貼的不確定性,工廠無法簽訂合同。現在他們將開始生產用于出口的粗糖。
所以面對印度補貼政策的落地,原本有所緊缺的國際食堂或將出現轉變,據國際食糖組織 ISO預計,20/21年度全球食糖短缺350萬噸,大幅高于前一次預期的72.4萬噸,ISO預計 20/21年度全球食糖產量1.711億噸,低于此前預計的1.735萬噸,其中泰國產量預估從870萬噸下調至820萬噸,印度從3150萬噸,下調至3100萬噸,歐盟從1680萬噸下調至1630萬噸,預計20/21年度全球消費量為1.746億噸,略高于此前預計的1.742億噸。
另據海關數據顯示,1-10月國內食糖進口單價為2260元/噸,而今年糖漿的進口量也是急劇上升,但對比國內食糖價格,卻在5200元/噸的高位。面對如此巨大的價差,國內食糖難敵四手,再加上印度開始對其出口進行補貼,內外糖價或將被進一步拉大。
巴西糖榨入尾聲,供應移至北半球
面對國際糖市的接連上漲,巴西糖廠紛紛火力全開,截止12月1日,巴西中南部地區甘蔗壓榨量為594880千噸,產原糖為3808.7萬噸,19/20榨季甘蔗壓榨量為575778千噸,產原糖為2642萬噸。而今年巴西原糖產量的提高主要歸因于糖醇比例的改變,生產原糖比生產乙醇利潤更高。本榨季糖醇比為46.3%:53.7%,去年同比為34.59%:65.41%,糖醇比的提高同時也意味著白糖市場的火熱。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巴西糖的壓榨也即將進入尾聲,全球食糖供應將從南半球轉向北半球,但是,今年泰國東北部本年度降雨量偏離正常值高達10%。因不利天氣加上甘蔗播種面積下降,預計泰國20/21榨季糖產量將下降至750萬噸左右,出口量預計降至700萬噸左右。所以未來印度糖出口將變得至關重要。
國內新糖陸續上市,價格仍難與之抗衡
目前國內新糖正陸續開榨,北方甜菜糖本榨季率先開榨,截至11月底,北方甜菜糖廠已有2家收榨,其中新疆產區2020/21榨季截至11月底累計產糖35.72萬噸,同比減少4.66萬噸,產銷率21.08%,同比下降12.1%;工業庫存28.19萬噸,同比增加1.21萬噸。
而在南方甘蔗糖區,因前兩個月降水偏多日照較少,雖利于甘蔗補長,但不利于其糖分的積累,大部分地區甘蔗糖分面臨下降。據此前我們調研的情況來看,廣西甘蔗單產有所上升,但糖分下降致使糖廠成本提高,出糖率同比去年下降0.8%,成本約提高300元左右。
不過隨著天氣逐漸轉冷,廣西更是即將迎來雨雪天氣,但當地榨季仍未結束,氣溫及霜凍的影響或將改變短期國內白糖的供應對糖價或將有所支撐。
需求方面,年關將至,消費廠商備貨在即,食糖采購或將有所轉機,但因前期大量涌入國內的糖漿和進口糖占據了一部分市場消費空間,加上內外糖價的巨大價差,進口糖在其價格優勢下勢必會繼續打壓國內新糖報價。
綜上所述,在寬松的進口政策下,大量的低價進口糖進入國內市場,國內老糖跌價較多,新榨季的新糖也出現了降價銷售,加上進口糖漿的侵襲,國內糖市或將仍顯疲態,而最近印度宣布食糖補貼,勢必影響國際糖市進而繼續打壓國內糖價。但短期受國內天氣轉冷影響,南方甘蔗壓榨或將受到影響提振短期糖價,但外強內弱的整體趨勢短時間內仍難改變糖價難持上行。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轉載本文未經聯系作者本人或發布平臺授權,如遇反對意見,我們將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