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NTW.COM糖網編譯 綜合外電報道,巴基斯坦是世界主要蔗糖生產國之一,其甘蔗種植面積超過一百萬公頃,與其他經濟作物相比,甘蔗使用的農業補貼投入更多,尤其是化肥和水,在巴基斯坦這樣的水資源高度緊張的國家,甘蔗消耗的水量比其他任何經濟作物都要高得多。
根據巴基斯坦經濟調查局的數據,2013/14榨季至2017/18榨季,巴基斯坦甘蔗的產量增長了24%,從6700萬噸增至8300萬噸。甘蔗種植面積從117萬公頃增加到134萬公頃,增長了14%,每公頃甘蔗平均產量從57噸增加到62噸,僅增加8%。
巴基斯坦的甘蔗種植面積是僅次于巴西,印度,中國和泰國,位居全球第五大的甘蔗種植國,但是,巴基斯坦每公頃甘蔗產量比其他主要生產國要低得多,在2018年每公頃甘蔗的產量為62噸,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73噸,甚至低于印度的80噸。
與前五年的平均收成相比,上一個榨季(2018/19榨季)的收成數據顯示,巴基斯坦甘蔗種植面積下降了9%,產量下降了6%,這主要歸因于2018年大選期間拖欠農民的甘蔗款項、干旱缺水以及不確定的政策環境造成的。
在消費方面,巴基斯坦是世界食糖消費量排名前十的國家之一,也是南亞最大的食糖消費國,巴基斯坦每人每年的糖消耗量超過25公斤,而在印度人均年消費糖20公斤,中國是11公斤。
目前,巴基斯坦有89個制糖廠,糖廠過剩,其中一些糖廠位于經濟不發達、環境不適合的地區。這些糖廠中的大多數都是影響力較大的企業和家族所擁有,而在1947年巴基斯坦獨立時,該國只有兩個制糖廠,一直到1970年,也只有四個糖廠。
巴基斯坦糖廠的蓬勃發展主要是在1977年至1988年之間,當時國家提供良好的商業和穩定的政治環境,蔗糖產業得到了發展,但是制糖業的發展對巴基斯坦其他的經濟作物有一定的影響,其中對棉花構成了非常不利的影響,棉花一直是巴基斯坦農業部門的支柱,也是巴基斯坦外匯儲備的主要來源,在2013-14年度和2017-18年度之間,棉花種植面積減少了4%,棉花產量減少了6%。2018-19年度與前五年的平均表現相比,其種植面積下降了17%,產量下降了20%。
巴基斯坦甘蔗和糖的定價政策是政府通過對商品的不同生產和銷售水平進行直接和間接的大量公共補貼對市場進行調控。政府宣布了甘蔗的最低保證價格,以鼓勵農民增加甘蔗種植面積,政府鼓勵甘蔗種植,以保障制糖廠足夠的原料來維持糖廠業務以及生存。
為了進一步保護食糖業,巴基斯坦對食糖進口征收更高的關稅,以穩定國內市場的價格。總體而言,巴基斯坦國內食糖價格仍遠高于世界平均價格。此外,政府以增加外匯儲備的名義提供了食糖出口補貼。
巴基斯坦2018年開放允許食糖出口,巴基斯坦在2016-17年度出口了40萬噸糖,在2017-18年度出口了160萬噸。
巴基斯坦國內有兩種食糖定價,一種是出廠價,即工廠將其產品出售給貿易商和店主的批發價。另一個是在當地零售商和超級市場出售給消費者的食糖零售價格。2019年1月,出廠價從每公斤52盧比增加到54盧比。但是零售價從56盧比增加到59盧比,上漲6%。
隨著出口的增加,巴基斯坦國內食糖零售價格上漲。即使在今年2月份禁止食糖出口之后,價格仍處于較高水平。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3月之間,巴基斯坦糖的出廠價上漲了39%達到72盧比。在同一時期,零售價格上漲了33%,達到80盧比。
據美國農業部(USDA)2020年4月份發布的數據,3月份巴基斯坦食糖的批發價格比國際糖價高50%以上。
制糖業從政府的保護政策中受益匪淺,從2019年1月到2020年3月底,糖廠所有者獲得了較高的額外利潤。部分人士認為,政府的政策扭曲了食糖市場,這對其他方面造成傷害,并給其國內經濟造成巨大損失,唯一的受益者是有強大影響力的制糖企業。
有業內人士認為,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全球經濟下行之時,巴基斯坦政府應避免干預食糖市場,并考慮對糖業進行改革。yntw.com糖網 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