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3年制糖期行業運行情況及新制糖期展望
發改委價格成本調查中心? 作者:張然
截至2023年9月末,2022/23年制糖期產銷已經結束。根據中國糖業協會統計數據,2022/23年制糖期全國共生產食糖897萬噸,累計銷售食糖853萬噸,產銷率為95.1%。2023年春節后至2022/23年制糖期尾聲,食糖價格顯著上漲,期現貨價格一度雙雙上升至7000元/噸區間,同比漲幅近30%。國產糖制糖企業盈利狀況明顯改善。
一、2022/23年制糖期行業運行基本情況
(一)糖料種植面積增加1.6%
2022/23年制糖期(以下簡稱“本期”)糖料種植面積1926萬畝,同比增加31萬畝,增幅1.6%。種植面積的增加主要來自甜菜,本期甜菜種植面積273萬畝,同比增加61萬畝。甘蔗種植面積已連續5個制糖期減少,本期種植面積1652萬畝,同比減少31萬畝,減幅1.6%。
數據來源:中國糖業協會? ? 單位:萬畝? ? ?圖1 2012/13年至2022/23年制糖期糖料種植面積
(二)食糖產量下降6.2%
受開榨前期不利天氣影響,糖料作物收獲不及時、單產下降、產糖率受損,本期全國共生產食糖897萬噸,同比減少59萬噸,減幅6.2%。與種植情況一致,國產糖產量表現為“甜菜增、甘蔗減”,共生產甜菜糖108萬噸,同比增加22萬噸,增幅25.6%,生產甘蔗糖789萬噸,同比減少81萬噸,減幅9.3%。
數據來源:中國糖業協會? ? 單位:萬噸? ? 圖2 2012/13年至2022/23年制糖期國產糖產量
(三)食糖進口量減少,糖漿及預混粉[1]進口量增加
本期累計進口食糖388萬噸,同比減少144萬噸,減幅27.2%,進口均價為3641元/噸,同比上漲514元/噸,漲幅16.5%。巴西是最大進口來源地,進口食糖325萬噸,占比83.7%,第2-3位進口來源地分別為印度20萬噸和韓國16萬噸。
進口糖漿及預混粉159萬噸,同比增加46萬噸,增幅40.8%,進口均價3627元/噸,同比上漲462元/噸,漲幅14.6%。糖漿及預混粉主要從東盟國家進口,泰國是最大進口來源地,合計進口142萬噸,占比89.5%,第2-3位進口來源地分別為越南9萬噸和馬來西亞4萬噸。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 ? 單位:萬噸? ??圖3 2012/13年至2022/23年制糖期食糖、糖漿及預混粉進口量
二、2023/24年制糖期國內食糖供需情況分析
(一)食糖庫存低位結轉
本期國產糖產銷率達到95.1%且銷售加快4.4個百分點,至9月未工業結轉庫存僅為44萬噸,為近10余年來庫存低點。
(二)國產糖預計小幅增產
按照中國糖業協會評估,預計2023/24年制糖期(以下簡稱“新制糖期”)全國食糖產量為980萬噸,較本期恢復性增產約83萬噸,增幅9%。增產部分主要來自甘蔗糖,本年廣西甘蔗種植面積有所恢復,預計新制糖期甘蔗入榨量可增加約15%,預計產糖量590-600萬噸,云南產糖量預計210-215萬噸,廣東、海南等產區產量預計與本期變化不大;甜菜糖新制糖期產量整體與本期相當。
(三)食糖進口量預計略有增加
新制糖期國際食糖供應增加,近期,國際糖價快速下跌,進口加工糖成本或將低于國產糖成本,進口加工糖利潤改善,相較于本期進口低基數情況下,預計新制糖期食糖進口量將有所增加,至500萬噸左右。
(四)食糖消費預計保持平穩
食糖的居民消費和工業消費剛需總量持穩,預計消費量在1550萬噸左右,與本期持平。
[1] 指關稅稅則號列子目17029011(甘蔗糖或甜菜糖水溶液)、17029012(蔗糖含量超過50%的甘蔗糖、甜菜糖與其他糖的簡單固體混合物)和17029090(其他)共3項子目商品。
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成本調查中心是國家發展改革委直屬事業單位。主要工作任務是:受國家發展改革委委托,承擔輸配電、油氣管道運輸、水利工程供水、普通旅客運輸、郵政信函寄遞的價格成本調查審核工作,以及能源、環保、制造業、旅游、農業、交通運輸、教育、房地產等全國重要商品和服務的成本調查工作;承擔重要商品和服務價格成本信息管理工作,開展價格成本相關政策法規研究和咨詢服務;接受相關部門委托開展成本調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