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NTW.COM 2025年4月23日-24日在日內瓦舉行第十四屆歐盟糖業年會,有來自歐洲及世界其他的350多位行業高管齊聚一堂,圍繞糖價驅動因素展開深入討論,分析糖市波動、全球食糖貿易狀況及歐洲糖業前景,并提供食糖生產商、用糖企業和貿易商建立商務聯系的機會。
目前,全球糖市正經歷著動態變化,歐洲作為食糖的主要消費國和生產國,面臨著自身的機遇和挑戰。盡管歐盟糖價在過去一年有所下跌,給即將到來的2025/26榨季帶來了不斷變化的前景。糖業正在積極適應氣候變化、全球貿易發展和地緣政治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既為供應鏈管理和市場定位的創新帶來了挑戰,也帶來了潛在的機遇。
在4月23日當天的分享會上,標普知名糖業分析師做了《川普關稅–對食糖意味著什么?》專題分析,其核心觀點如下:
“川普關稅”對食糖的直接影響
*對所有國家的食糖進口(除少數享有關稅配額待遇的國家)征收10% 的基礎關稅,4月5日生效;更高的“對等關稅”在4月9日生效。
*90天的對等關稅延遲期,是具有美國農業部分配的TRQ免稅配額進口糖國家的一個機會,如果能在90天完成清關…。
“對于糖市來說,中美貿易爭端升級的副作用,可能比直接沖擊更大”
*美國政策的不可預測性會給美元及其避險地位帶來壓力,而美元匯率疲軟歷來有利于大宗商品價格上漲。
中國將更多地從巴西而非美國進口谷物和大豆,這可能會占用更多運輸船只、減少可用于運輸食糖的船只。
*中國大量進口巴西農產品這或將在巴西港口產生連鎖效應,包括倉儲空間收緊、裝卸延誤以及更高的運費。
*巴西港口擁堵是糖市的一個眾所周知的現象,會導致紐交所ICE11號原糖價格走高。
*最后但同樣重要的是,中國于4月7日公布了《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規劃(2024-2035年)》,并將取得顯著進展。
以上內容源自:S&P Global Commodity Insights
解讀:
這份來自標普全球大宗商品洞察的分析,對川普關稅以及更廣泛的中美貿易爭端對全球食糖市場可能產生的影響,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觀點:貿易爭端升級帶來的間接副作用,其影響可能比直接針對食糖征收的關稅更大。
首先,標普分析師認為:關于川普關稅對食糖的直接影響,是對大部分食糖進口征收10%的基準關稅,并有可能實施更高的對等關稅。盡管存在90天的延遲窗口可能提供具有配額的國家進口機會,但關稅本身無疑增加了食糖進入美國市場的成本,理論上會影響貿易流量。
然而,分析師強調了中美貿易爭端升級帶來的“不利副作用”。這些副作用通過幾個層面傳導,最終可能對食糖市場產生顯著影響:
貨幣匯率波動與大宗商品:?美國政策的不確定性可能導致美元承壓。歷史經驗表明,美元疲軟通常對大宗商品價格形成支撐。這意味著即便不考慮直接關稅,貿易緊張局勢引發的宏觀經濟不確定性也可能通過匯率機制推高大宗商品價格,包括食糖。
貿易流向改變與物流瓶頸: 最關鍵的間接影響在于貿易流向的改變。由于貿易爭端,中國將從巴西購買谷物和大豆,減少了從美國的進口。這種貿易結構的調整對全球航運和物流產生了連鎖反應。巴西是重要的農產品出口國,當大量船只被用于運輸谷物和大豆到中國時,用于運輸食糖的船只數量就會下降。這不僅會推高運費,還可能導致巴西港口出現倉庫空間緊張、裝載延遲等問題。
巴西港口擁堵與糖價: 分析師明確指出,巴西港口擁堵是食糖市場“眾所周知的現象”,而上述貿易流向改變加劇了這種擁堵的可能性。港口擁堵意味著食糖出口受阻,供給端面臨物流瓶頸,這將直接減少市場上的現貨供應,從而推高ICE 11#原糖期貨的價格。
最后,分析師也提到了中國官方4月7日發布了《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規劃(2024-2035年)》,規劃中提及“積極培育和推廣糖料蔗良種,加快提高機械化作業水平”。該長期規劃可能影響未來的農產品供需格局,但其對短期食糖市場的影響不如貿易和物流問題直接。不得不說,國外分析師也對咱國內的相關政策較為關注。
綜合來看,這份分析認為,雖然川普的關稅對食糖有直接影響,但中美貿易爭端更深層次的影響在于其對全球貿易體系、航運物流以及主要貿易國(如巴西和中國)農產品采購策略的扭曲。這些間接因素導致的物流成本上升和供應端瓶頸(尤其是在巴西港口),可能成為推高全球食糖價格的更重要驅動力。這凸顯了全球大宗商品市場的相互關聯性和復雜性,地緣政治和貿易政策的調整會通過多條路徑傳導并產生意想不到的后果。
注:以上內容僅為個人觀點,云糖網首發,歡迎留言交流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