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報 》( 2023年05月05日 ? 第 16 版)
新華社日內瓦5月3日電??(記者王其冰)世界氣象組織5月3日發布最新評估報告說,今年晚些時候出現厄爾尼諾現象的可能性正在增加。在世界上許多地區,這將對天氣和氣候模式產生與長期持續的拉尼娜現象相反的影響,并可能導致全球氣溫升高。
評估報告說,異常頑固的拉尼娜現象持續三年后現已結束,熱帶太平洋目前處于厄爾尼諾/南方濤動現象(ENSO)中性狀態,既不是厄爾尼諾現象也不是拉尼娜現象。
這份報告顯示,今年5月至7月,從ENSO中性狀態過渡到厄爾尼諾現象的可能性為60%。這一可能性在6月至8月將增加到約70%,7月至9月將增加到約80%。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彼得里·塔拉斯表示,厄爾尼諾現象的出現很可能導致全球變暖的新高峰,并增加打破氣溫紀錄的可能性。
“世界應該為厄爾尼諾現象的發展做好準備,厄爾尼諾現象通常與世界不同地區的高溫、干旱或降雨增加有關。它可能會緩解非洲之角的干旱及其他拉尼娜現象帶來的影響,但也可能引發更多極端天氣和氣候事件。”塔拉斯說。
世界氣象組織每年發布的《全球氣候狀況》報告顯示,2016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這是因為強烈的厄爾尼諾現象和人類溫室氣體排放造成了雙重影響。厄爾尼諾現象對全球氣溫的影響通常在它出現后一年內顯現出來,因此本次厄爾尼諾現象對氣溫的影響可能在2024年最明顯。
厄爾尼諾現象是一種自然發生的氣候模式,與熱帶太平洋中部和東部的海洋表面溫度變暖有關。它平均每2至7年發生一次,通常持續9至12個月。厄爾尼諾現象影響太平洋周邊地區的洋流和氣流,進而給各地天氣帶來變化,通常干旱少雨的地區可能發生洪澇,而某些多雨的地區可能出現干旱。
yntw.com糖網編輯注:厄爾尼諾現象是一種自然發生的氣候型態,與熱帶太平洋中部和東部海洋表面溫度變暖相關,平均每2至7年發生一次,通常持續9至12個月。 厄爾尼諾事件通常會導致南美洲南部、美國南部、非洲之角和中亞部分地區的降雨量增加;相反,這一現象也會在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和南亞部分地區造成嚴重干旱。